看到深度學習的真正本質——四個學習場景

話題分享 137 2021-12-07

看到深度學習的真正本質——四個學習場景

營火:一對多學習模式。最好的場景是聽故事和講故事,圍在營火邊。老師就像木頭一樣站在講台上,用單調的聲線講課,學生們在樓下昏昏欲睡,這算算一種一對多,但不算什么火藥味,因為要傳達的內容並沒有寫得好。

水源:多對多學習模式。它是人們聚集在一起,以平等的方式分享合作的空間。毫無疑問,學習型社區的教室,是個水源。傳統教學中,單間項目的作業,學生們各司其職,無法幫助孩子在一個需要合作與共享的世界裏獲得成功。

洞穴:一對一的學習模式。有時學習需要獨處、寫作、編程、研究、思考、反省,都要求學習者安靜下來,自己思考問題。

山頂:學習模式的練習。Cook認為,人們要成功登頂,固然需要學習、討論、反省,但最後只有努力攀爬,才能真正知道自己能否做到。登山運動的時候,自然知道自己有沒有學會攀岩。

營火,是傳統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;水源、寬松的環境有助於分享思想和觀點,形成多樣化的觀點;山洞,有益於獨立思考;山頂,適合未來學習。

追逐夢想

深度學習表示。

我國青年學者陳靜靜博士認為,深度學習是一種高度浸入式、持續的深化、不斷擴展的學習方式。通過對深度學習特征的分析,從動機-情感域、認知域和人際域三個維度進行分析,並可作為衡量個體深入學習狀態的尺度追逐夢想。

在情感動力的領域,深度學習是自我激發。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。錯誤學習者沒有動機,淺學習者是外部動機,深度學習者是內部動機。動力是和“需要”“意義”相聯系的,人們在內在動力驅使下,學習的持續時間會更長,對主題的理解更深,記憶也更清晰、長久。激勵學生學習動機,雖然有很多策略,但我認為,應該把重點放在讓學習內容有“意義”上,讓學習的方式有“選擇”,讓學習任務有一個“挑戰”,讓學習的過程有“複歸”,讓學習的結果有“看見”。若能達到「學習、探索、探索」的強烈吸引力,全心投入,充實愉快,高峰體驗,自我控制,就是學習者自燃的境界。

在認識的領域中,深度學習就是要深入地觀察和思考。就像遊泳一樣,只是在淺水中歡騰,雖然也充實愉快,卻沒有達到深層次的體驗,這還不算深。通過對布魯姆教學目標的分類可以看出,處於記憶、理解、應用這一層次的認知,是初級認知;達到分析、評價、創造這一層次認知,才是高級認知。陳靜靜博士將認知劃分為思維認識和過程方法,它是一種深入理解問題或知識,能夠達到高階思維,解決問題、創造導向;深度學習的過程是自主建構,靈活應用方法,運用元認知策略。

在人與人之間的領域,深度學習在關系中構建。人類的社會性決定了人們生活在關系中。Zoito認為,學習是與客觀世界對話,與同伴對話,以及自我對話。這句話涉及到了人類必須處理的三種關系:與世界、與他人、與自我的關系。深度學習需要合作夥伴,能讓學習者與他人建立長期、密切的合作關系。和誰在一起,也許你就是那個人。毫無疑問,深度學習也需要處理和自我對話的關系,這就是上面提到的“洞穴”場景的含義。唯有敞開胸懷,心中充滿信心,才有可能與他們建立深度合作關系。

重新設計學習,就是不要繼續給孩子灌輸知識,讓他們記得沒有任何意義的事實,而是引導他們去發現、了解並創造新的東西。